三瓶可乐引发的悲剧
[小伙把可乐当水喝患尿毒症]的话题冲上了热搜,估计震惊了不少吃瓜网友,喝可乐这么常见的饮料真有这么严重的后果?
事件回顾:广东惠阳三和医院有位透析患者人称“可乐哥”,因把可乐当水喝,一天最少喝两三瓶,当时24岁的他就患上尿毒症晚期,如今已持续透析近10年。医生提醒:喝可乐要适度,以免对身体造成影响。
今天就来聊聊尿毒症这件事。
尿毒症是什么?
尿毒症(Uremia)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各种晚期的肾脏病共有的临床综合征,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晚期阶段,肾脏无法将体内代谢产生的废物和水排出,在体内聚集,水、电解质平衡失调等一系列症状,引起的毒害作用。
关于喝可乐和患尿毒症这件事,其实医生说的也很清楚了,关键在于量。任何不谈剂量光说危害的行为都是耍流氓!
可乐里含有的主要是各种糖类以及碳酸,正常情况下这些物质都可以被身体正常代谢和排出,并不会对肾脏有毒害作用,也不会直接导致尿毒症。
尿毒症主要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所导致的,比如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狼疮性肾炎等等。至于这个事件中的小伙子每天喝3瓶可乐患上尿毒症,很有可能是本身存在糖代谢异常的情况,可乐里面糖分是比较高的,长期的高血糖是导致糖尿病肾病的重要因素。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在美国糖尿病肾病占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首位,约为38%。
也就是说,喝可乐不是导致尿毒症的直接原因,过多的添加糖才是。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成年人一天饮水量是1500~1700ml,一天3瓶500ml的可乐也就差不多是一天的饮水量了。
如果按照100ml含糖11.2g来算,3瓶500ml的可乐就可以提供168g的添加糖,远远超过了世界卫生组织的推荐摄入量50g。世界卫生组织在成人和儿童的糖推荐量指南中建议,成人每天游离糖摄入量必须控制在当日摄入总能量的10%以下,最好能进一步控制在5%以下。换算过来就是一天游离糖摄入量不超过50g,推荐是25g以内。
世界卫生组织所说的需要限制的游离糖,指的是单糖(如葡萄糖、果糖)和双糖(如蔗糖)以及天然存在于蜂蜜、糖浆、果汁和浓缩果汁中的糖。
换言之每天喝一瓶可乐,添加糖就已经超过了推荐量,更别提把可乐当水喝了。有证据表明,添加糖/游离糖的摄入跟龋齿呈正相关[c],而且过多的添加糖摄入也会增加超重、肥胖、高血糖、脂肪肝等一系列慢性病的风险。
尿毒症的高危因素
尿毒症跟三大产能营养素的代谢障碍密切相关,尿毒症的诱发因素有很多,比如高血糖、高尿酸、高血压、高脂血症,还有吸烟、贫血、营养不良、年龄等其他因素。
慢性肾功能衰竭时临床上常见的严重疾病,病死率高,由于患病早期症状特异性,大多不被患者重视,而一旦明显时已多数疾病晚期。
尿毒症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末期,肾功能严重受损,已经没有办法恢复了,只能依靠透析或者肾移植来延长生命。对于尿毒症来说,预防大于治疗,最好是早发现早治疗。早期积极治疗,对于挽救患者受损的肾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很重要的意义。[5]在早期糖尿病肾病时期,肾小球滤过率(GFR)跟血糖水平有关,但是用胰岛素严格控制血糖能使其部分逆转。
一般来说肾衰竭患者需要做的初步检查有血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肾功能检查。一旦发现贫血,肌酐明显增高,可以去肾内科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进一步确定病因对症治疗。通常也需要配合一些营养治疗。肾功能衰竭的营养治疗目的是减轻肾脏的负担,延缓肾功能的衰竭,延长病程,延长生命。[b]饮食方面需要注意限制蛋白质、磷元素、钾元素的摄入。
小结:虽然可乐不会直接导致尿毒症,但对于糖代谢障碍的病人,长期饮用碳酸饮料就会出现血糖升高导致糖尿病,也会增加肾脏的负担。正常人喝可乐最好也要注意量,控制添加糖的摄入,以预防高血糖引起的一些慢性病。对于肾衰竭这件事还是要重视起来,定期体检,早发现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