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肝癌界发生了那么多事儿,最值得病友高兴的,要数今年FDA批准的2款重磅新药,这也是近10年来FDA批准的首批新药,其中有一款在国内也会上市,你知道是哪款吗?
01
继索拉非尼后,近10年都没有新的肝癌药物被FDA批准上市。直到今年4月份,FDA宣布,瑞戈非尼(Regorafenib,拜万戈)正式获批成为经索拉非尼治疗后疾病进展或不耐受的晚期肝癌患者的二线治疗药物。
此外,今年9月份,FDA又批准了Opdivo(纳武单抗,Nivolumab)用于索拉非尼治疗后疾病进展的晚期肝癌患者。
至此,晚期肝癌患者在索拉非尼治疗进展后又多了两种治疗选择。
两种新药的疗效如下,哪种适合你,选之前看一看哈~
获批时间
药品
适应症
疗效
2017年4月
瑞戈非尼(Regorafenib,拜万戈)
治疗经索拉非尼治疗后疾病进展或不耐受的晚期肝癌患者
瑞戈非尼组 vs 安慰剂组
mOS:10.6个月 vs 7.8个月
mPFS:3.1个月 vs 1.5个月
ORR:11% vs 4%
2017年9月
纳武单抗(Nivolumab,opdivo)
治疗经索拉非尼治疗后疾病进展或不耐受的晚期肝癌患者
mPFS:4.1个月
DCR(疾病控制率):64%
ORR(客观缓解率):14.3%
CR(完全缓解率):1.9%
PR(部分缓解率):12.3%
缓解持续时间:3.2-38.2个月
缓解持续时间≥6个月的患者比例:91%
缓解持续时间≥1年的患者比例:55%
肿瘤开始缓解的中位时间:2.8个月
注:mOS(中位总生存期),mPFS(中位无进展生存期),ORR(客观缓解率),CR(完全缓解率),PR(部分缓解率)
中位是把数值从小到大排列,中间的那个数就是中位值。
好比中位总生存期就是把总生存期从小到大排列,中间的那个数就是中位总生存期。
除此之外,还有个值得中国肝癌患者高兴的事,今年12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瑞戈非尼在国内上市,用于晚期肝癌的二线治疗,我国肝癌患者以后就可以直接在国内买到瑞戈非尼片了。
当然,除了已经获批的这些药物外,还有些即将获批的药物也迫不及待地想要“上位”,其中包括一线治疗晚期肝癌的仑伐替尼和已经获批二线但想冲击一线的免疫治疗药物Opdivo。
在今年6月份的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上,研究者公布了仑伐替尼一线治疗肝癌的临床试验(试验代号REFLECT)数据,结果显示:仑伐替尼在生存时间延长上不劣于索拉非尼,在肿瘤控制上具有明显优势。
数据显示,中位无进展生存期方面,仑伐替尼组为7.4个月,而索拉非尼组只有3.7个月。中位疾病出现进展的时间,仑伐替尼组为8.9个月,索拉非尼组为3.7个月。总体缓解率,仑伐替尼组为24.1%,索拉非尼组只有9.2%。在总体生存时间上,中位总生存期为13.6个月,索拉非尼组为12.3个月,统计学无明显差异。
中位无进展生存期
中位疾病出现进展时间
总体缓解率
总体生存时间
仑伐替尼组:7.4个月
仑伐替尼组:8.9个月
仑伐替尼组:24.1%
仑伐替尼组:13.6个月
索拉非尼组:3.7个月
索拉非尼组:3.7个月
索拉非尼组:9.2%
索拉非尼组:12.3个月
目前,美国FDA和国内的CFDA都已经接受了仑伐替尼一线治疗晚期肝癌的新药申请,预计2018年会听到仑伐替尼在国内外上市的消息。
今年在ASCO大会上公布的数据是仑伐替尼在所有肝癌患者中的数据,包括中国患者和外国患者。而单独对中国地区患者的数据则显示,仑伐替尼在中国患者身上效果更加明显,这无疑又给我们带来了一重新的惊喜。
今年在厦门举办的CSCO大会上,研究者公布了仑伐替尼治疗中国肝癌患者(大陆、香港和台湾地区的晚期肝癌患者)的临床数据。结果显示:
中位总生存期,仑伐替尼 vs 索拉非尼组为:15.0个月 vs 10.2个月。由于我国肝癌患者中有乙肝病毒感染的人较多,所以对有乙肝感染的肝癌患者也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仑伐替尼组 vs 索拉非尼组总生存期分别为14.9个月 vs 9.9个月,仑伐替尼将乙肝病毒感染的晚期肝癌患者的总生存期又足足延长了50%!
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仑伐替尼和索拉非尼组分别为9.2个月 vs 3.6个月;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仑伐替尼组和索拉非尼组分别为11.0个月 vs 3.7个月;客观缓解率,仑伐替尼组和索拉非尼组分别为21.5% vs 8.3%。
中位无进展生存期
中位疾病出现进展时间
客观缓解率
仑伐替尼组:9.2个月
仑伐替尼组:11.0个月
仑伐替尼组:21.5%
索拉非尼组:3.6个月
索拉非尼组:3.7个月
索拉非尼组:8.3%
目前,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已经授予仑伐替尼治疗肝癌的优先审评资格,不久后仑伐替尼就会在国内上市,中国的患者可以直接在国内买到仑伐替尼了。
另一个已经获批二线,还可能冲击一线的opdivo,效果也是非常好的。
今年4月份,发表在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上的研究表明,Opdivo一线治疗晚期肝癌,效果很不错。
在80名初诊为晚期肝癌的患者经Opdivo治疗后,客观缓解率达到了20%(16名患者肿瘤缓解),其中1名患者肿瘤完全消失,15名患者肿瘤部分缓解,27名患者疾病稳定不进展。
中位总生存期为28.6个月,超过了2年。1年生存率为73%,1年半的生存率为57%。
但是,由于这是一项1/2期临床试验,还需要有更多的2、3期临床试验进一步证明Opdivo在一线治疗肝癌上的疗效。
今年“中药”被黑的最惨的一次,当属今年的马兜铃酸。
很多有肝病的人都喜欢服用“保肝中草药”,如果这些中草药中含有马兜铃酸的话,你可要注意了!
今年11月份,《科学转化医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惊奇地发现,马兜铃酸会导致肝癌发生,而且这个风险还相当大。数据显示,我国大陆地区47%的肝癌都跟马兜铃酸有关,而台湾地区则高达78%。马兜铃酸是一种很强的致癌物,它可以结合在遗传物质DNA上,干扰DNA的正常复制工作使DNA复制时出错,从而增加突变的可能。突变多了,癌症就会“诞生”了。马兜铃酸导致的这个突变发生率甚至比吸烟还要高很多。
所以,如果你在服用中药时,一定要注意这种中药中有没有含马兜铃酸,避免把抗癌药吃成了致癌药。哪些中药中含有马兜铃酸,可以戳小标题看。
肝癌治疗难的原因之一,就是很难早期发现,因为早期肝癌很少有症状或不舒服现象,如果依靠检查早期发现,是能获得比较好的疗效的。
今年关于“滴血验癌”的新闻再次吊足了大家的胃口。
今年10月30日,年仅22岁的博士生常宁获得了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他们因为研发出一款自动化检测仪,通过一滴血就能检测包括肝癌在内的12项早期癌症引发了人们的关注。很多媒体普遍报道说常宁团队攻克了“滴血验癌”的难关。但实际上并非如此。首先,常宁团队用的检测指标和现有的检测指标是一样的,都是蛋白质,蛋白质本来就存在着假阳性的缺陷。他们只不过是利用多种检测指标同时检测的方法降低了假阳性的误判率,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但是仍然不能达到100%的准确。另外,这个仪器目前并不能在医院使用,现在只是实验室阶段,要想在医院应用,最起码要2-3年的筹备时间和几千万的资金支持。
最新研究发现,有两类人可能更容易患上肝癌。
“小奶狗”们都躁动起来吧,做油腻肥青年的话老了会容易得肝癌的哦。
最近,有研究表明,肥胖或超重的年轻男性在年老后,更容易出现肝脏问题或者患上肝癌,尤其是那些患有2型糖尿病的男性。
研究对120万瑞典男性跟踪随访了几十年,最后有5281名男性有严重的肝脏问题,其中251名男性患有肝癌。
对这些男性分析发现,与体重正常的男性相比,超重的年轻男性年老后将会有约50%的几率患上肝癌,而肥胖的男性年老后患上肝癌的几率则为正常男性的2倍以上。
另外,与体重正常且没有糖尿病的人相比,有2型糖尿病且肥胖的男性年老后出现肝脏问题的几率达3倍以上。
对体重大小进一步研究发现,衡量体重的一个指标BMI(身体质量指数)≥30 kg/m2的年轻男性年老后患肝癌的风险是最高的。
所以,“小奶狗”们,都赶紧动起来吧,现在的瘦不仅是一种美,更是为了防止年老后身体出问题!
悲催了!相比与丙肝患者,对治疗有反应的乙肝患者得肝癌的几率可能更高。
不管是乙肝患者还是丙肝患者,患肝癌的风险都比一般人要高一些。但是谁风险更高,谁更低呢?估计很多人都想知道。
近期,发表在《病毒性肝炎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乙肝患者患肝癌的风险更高,但这只限于对乙肝药-恩替卡韦有反应的乙肝患者。
研究共分析了2000名用恩替卡韦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和733名用聚乙二醇干扰素和利巴韦林治疗的慢性丙肝患者,其中有1520名乙肝患者和59名丙肝患者对药物有反应。对这些患者跟踪随访了6年之久,最终有228名乙肝患者和59名丙肝患者得了肝癌。
研究发现,在对治疗有反应的肝炎患者中,乙肝患者患肝癌的几率要高于丙肝患者;而在对治疗没有反应的肝炎患者中,乙肝患者和丙肝患者患肝癌的几率差别不大。另外,有肝硬化的肝炎患者,不管对治疗有没有反应,患肝癌的几率差别都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