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的早期诊断十分困难,因为缺乏简单、价廉的检查方法和特定的胃癌标志物,而胃癌症状不具有特异性,且往往与其他常见和良性的疾病相重叠。只有在将更好的诊断工具与更先进的分子遗传分析相结合的情况下,才能实现更好地制定肿瘤特征化和更具个性化的治疗计划。
体内活性氧(ROS)和活性氮(RNS)水平较高的物种,可破坏体内促进胃癌进展的细胞外基质。活性氧(ROS)可激活基质金属蛋白酶(MMP),损伤DNA和RNA。因此,基质金属蛋白酶(MMP)、活性氧(ROS)和活性氮(RNS)的水平可以作为额外的胃癌预后指标,并可用于评估胃癌治疗的有效性。
已有报告并开始使用一氧化氮(NO)及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在大分子药物(纳米药物)的肿瘤选择性释放方面的高通透性和滞留效应(EPR)。
MMP-2和MMP-9,也称明胶酶A和明胶酶B,属于锌依赖性内肽酶家族,参与多种生理过程以及病理过程。它们被认为是与胃癌发生侵袭和转移相关的主要基质金属蛋白酶(MMP)。
换言之,在胃癌发生远处转移的时候,胃癌肿瘤组织的特点是一氧化氮(NO)水平和超氧化物生成率升高,而MMP-2活性降低。
来自喀山联邦大学和乌克兰国家科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一氧化氮(NO)生成率之间存在相关性,胃癌肿瘤和邻近组织的活性MMP-2和MMP-9水平与胃癌患者的疾病分期有关。
胃癌肿瘤细胞的特点是重新编码线粒体代谢、高水平的细胞缺氧、氧化还原系统存在缺陷以及决定肿瘤恶性表型的分子浓度的不平衡。很显然,胃癌肿瘤的增殖、转移和肿瘤的浸润性与胃癌病程进展密切相关。
测量胃癌肿瘤组织的氧化还原状态(其中包括超氧化物生成率、NO水平、MMP-2和MMP-9活性等)可作为诊断胃癌的辅助客观工具。此外,抗癌治疗的有效性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加以控制。